文|林舒
前言
2025 年开年至今,黄金价格走势一路高歌猛进。亚洲超级富豪圈中的家族办公室正积极布局,以独特且大胆的方式介入黄金业务——绕过传统中间商,直接投身于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黄金业务,从融资、运输到倒卖金条,全方位介入黄金产业链,构建起一套别具一格的投资模式。
2025 年开年至今,黄金价格走势如虹。从年初的 2760 美元 / 盎司起,一路高歌猛进,4 月 11 日成功突破 3200 美元 / 盎司大关,涨幅超 22%。期间,多个关键节点成为金价攀升的助推器。9月1日盘中,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480美元/盎司,创2025年4月以来新高。
展开剩余89%近日,美国彭博社的报道《Asia’s Richest Families Are on a Gold Hustle》指出,亚洲的超级富豪圈中,一些家族办公室绕过中间商,他们化身“黄金做市商”, 直接参与黄金业务,深入非洲矿场采购,像交易商一样进行融资、运输和倒卖金条。
报道以卡文迪什投资公司(Cavendish Investment Corp.)为例,这家由香港一家珠宝公司前董事长经营的多家族办公室,今年将其投资组合的约三分之一配置于实物黄金交易。
一、颠覆传统:从“买黄金”到“做黄金生意”过去,亚洲家族办公室对黄金的配置,多停留在“被动避险”层面:买入黄金ETF分散风险,或存储少量实物黄金应对危机。但如今,以香港卡文迪什投资公司为代表的玩家,已将黄金变成“主动生财工具”,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介入的新路。
作为珠宝公司背景的家办,卡文迪什公司对珠宝的产业链条构建可谓手到擒来,其操作堪称教科书级:从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小型矿场直接采购原石黄金,通过安保物流空运至香港;联合持牌精炼机构将黄金提纯至符合伦敦金银市场协会(LBMA)标准的金条;最终以市场价卖给亚洲高净值客户及中国战略买家——整个流程每周周转一次,净利润稳定在5%-10%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卡文迪什并非个例:贵金属交易商J. Rotbart & Co.、Goldstrom等均已与亚洲富豪家族合作,复制类似模式。
而且,随着对黄金投资的深入,亚洲家族办公室在实践中不断创新,开发出多样化的投资玩法。部分家族办公室甚至开展黄金租赁业务,在阿联酋、香港将金条租给珠宝商,额外赚取3%-4%的租金收益,成功将黄金这一避险资产转化为稳定增值的现金来源。
还有家族办公室敏锐捕捉到地区间的黄金价格差异,通过在迪拜以折扣价购入金条,再转运至需求旺盛、物流便捷的香港以溢价转售,巧妙利用地缘套利获取利润。
此外,一些家族办公室借助实物黄金的高价值属性,将其作为抵押品,获取资金用于股票、加密货币和房地产等其他领域的投资,进一步拓展了资金的运用渠道与投资收益空间。
二、经济文化双驱动:家办热衷深度参与黄金业务亚洲家族办公室对黄金业务的深度参与,在惠裕全球家族智库看来逸富盈策略,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与文化根源。
从经济层面来看,战争、通胀以及央行政策的不确定性,使得全球经济环境充满变数。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,其价值在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中愈发凸显,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。近期,美国的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新一轮动荡,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黄金的青睐。汇丰银行 2025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,香港投资者在黄金上的配置在一年内实现了翻倍增长,而中国内地投资者的黄金配置占比也从一年前的 7% 大幅跃升至 15%,该调查覆盖了 12 个市场的逾万名富裕投资者,有力地反映出亚洲投资者对黄金的关注度显著提升。
在文化层面,亚洲家族相较西方家族,对黄金有着更为深厚的情感与认知基础。黄金长期以来一直是亚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许多传统仪式与习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这种文化底蕴使得亚洲家族深刻理解黄金的价值,将黄金投资视为一项严肃的业务,而非简单的资产配置选择。正如 J. Rotbart & Co. 的创始人兼执行合伙人 Joshua Rotbart 所言:“亚洲家庭比西方家庭更了解黄金,因为黄金长期以来一直是亚洲文化的一部分。他们知道需要将这项投资作为一项业务。”
尽管如此, 惠裕全球家族智库认为,这种新兴的黄金投资模式背后潜藏着诸多考验。从投资管理的视角来看,家族办公室直接参与黄金业务,意味着从传统的被动投资模式向主动投资管理模式的转变。过往,亚洲富裕投资者群体多将持有黄金作为一种被动的对冲风险手段,依赖市场整体趋势获取收益。如今,家族办公室凭借自身的资源与专业能力,深度介入黄金产业链,从采购、运输、精炼到销售,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把控,通过主动投资管理模式主动创造交易机会、优化业务流程来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。这种对家族办公室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,不仅需要对黄金市场的价格走势、供需关系有精准的判断,还需要具备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、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对不同地区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的深入理解。
彭博社报道中受访人也给出提醒,虽然这是一种高利润的生意,但从毫无头绪到建立成熟流程,中间鸿沟巨大,经验不足可能让投资者损失数千万美元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卡文迪什管理合伙人Jean-Sebastien Jacquetin在接受采访时直言:现在是卖方市场,这次机会窗口约有一年时间。
三、窗口期为何只有一年?驱动这场“淘金热”的三大底层逻辑这种紧迫感和危机感的背后,是三重不可复制的市场红利,正在快速消失。
1、供需错配:非洲低价货源与亚洲爆发性需求的“时间差”
非洲小型矿场是这场生意的“利润基石”。受限于当地开采技术、资金短缺及出口资质问题,这些矿场的黄金售价往往比国际市场价低10%-15%,但缺乏直接对接亚洲市场的渠道。而亚洲市场的黄金需求正处于爆发期:汇丰银行调查显示,香港投资者的黄金配置一年翻倍,中国内地投资者配置比例从7%升至15%,战略买家(如国有黄金企业)的储备需求也在增加。
这种“低价货源+高价需求”的错配,为家族办公室创造了套利空间。但随着更多资本涌入非洲矿场,矿场议价能力提升,低价货源将逐渐减少;同时,中国等国家若调整黄金进口配额,需求端也可能收紧——供需平衡一旦重构,套利窗口便会关闭。
2、避险情绪升温:全球不确定性下的“黄金信仰”强化
2024年以来,地缘冲突、通胀反复、央行政策摇摆,让黄金的“避险属性”被推至高点。瑞银《2024年全球家族办公室报告》显示,70%的北亚家族办公室将“重大地缘冲突”列为核心风险,55%的东南亚家族办公室担忧通胀。黄金作为与股票、债券相关性极低的资产,成为对冲风险的“硬通货”。
但这种情绪驱动的需求具有临时性:若未来全球经济企稳、地缘冲突缓解,黄金价格可能回调,家族办公室的“高周转高利润”模式将失去价格支撑。历史数据显示,黄金的“避险溢价”平均持续12-18个月,这也与“一年窗口期”的判断高度吻合。
3、监管套利空间:跨境规则未统一的“灰色地带”
当前,非洲、香港、中国内地的黄金监管规则存在差异:非洲部分国家的矿场资质审核尚不完善,香港对黄金精炼的牌照管理相对宽松,中国内地对战略买家的采购通道仍有政策弹性。这种“规则差”让家族办公室得以优化流程、降低合规成本。
但随着全球对“冲突黄金”的打击力度加大(如《金伯利进程》的执行趋严),以及中国、香港等地对跨境黄金交易的反洗钱监管收紧,监管套利空间将被快速压缩。未来,家族办公室若想继续操作,需投入更高成本满足合规要求,利润空间自然会被挤压。
四、高利润背后的“生死门槛”:三类风险足以吞噬数千万美元“从毫无头绪到建立成熟流程,中间鸿沟巨大,经验不足可能让你损失数千万美元。”报道中这句警告,道出了这场“淘金热”的残酷真相。
1、合规风险:跨境链条上的“监管地雷”
黄金业务的跨境属性,使其面临多环节的合规考验。在非洲采购端,若无法核实矿场的采矿许可证、环境评估报告,或未取得《金伯利进程证书》,采购的黄金可能被认定为“冲突黄金”,面临没收风险;在香港精炼端,若与无牌照机构合作,精炼后的黄金无法进入主流市场;在销售端,若向中国无资质买家销售,或通过非合规渠道结算,可能触犯外汇管理法或反洗钱法。
举个例子,在 2023 年 12 月 29 日,印度尼西亚总检察长办公室的调查人员在对 2010 年至 2022 年黄金商品管理案件的调查中,从位于雅加达东部的 PT Antam(Persero)Tbk 的贵金属加工和精炼业务部门没收了 1.7 公斤黄金及相关文件,这些黄金被怀疑是犯罪所得。这表明在黄金业务的各个环节,一旦存在违规操作,监管部门必定会采取行动,没收相关物品并深入调查。
2、供应链风险:从矿场到金库的“失控环节”
黄金的高价值属性,让供应链的每一步都充满变数。从非洲矿场空运至香港,需防范运输途中的盗窃、抢劫(即使使用Brink’s等专业安保公司,仍有意外风险);在香港精炼环节,若精炼技术不达标,可能导致黄金纯度不足,无法按预期价格销售;库存管理中,若金库安保措施不到位,或台账记录混乱,可能出现黄金遗失、挪用等问题。
更隐蔽的风险是“矿场履约能力”:部分非洲小型矿场因资金短缺,可能无法按时交付黄金,导致家族办公室的周转计划断裂——若每周周转的资金链中断一次,仅利息损失就可能超过百万美元。
3、市场风险:金价波动与流动性的“双面绞杀”
尽管黄金长期保值,但短期内的价格波动足以冲击利润。若家族办公室持有大量在途黄金或库存黄金时,金价突然下跌5%,单次交易的利润就可能化为乌有;更危险的是流动性风险:当市场恐慌时,黄金的“易变现”属性可能失效,若家族办公室急需资金周转,可能被迫以低于市场价10%的折扣抛售黄金,造成巨额亏损。
尽管存在种种风险,亚洲家族办公室直接参与黄金业务的趋势在短期内仍有望持续。对于家族办公室而言,若能在充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,凭借专业的投资团队、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对市场机遇的敏锐把握,有效驾驭这一新兴投资模式,有望在黄金业务领域收获丰厚回报,实现家族财富的稳健增长与传承。
五、窗口期过后,家族办公室的“黄金生意”将走向何方?一年的窗口期后,这场“淘金热”会不会戛然而止?玩法是否会彻底升级?有市场人士预测,对于有能力穿越周期的家族办公室而言,黄金业务将从“短期套利”转向“长期布局”。
一方面,头部家族办公室可能通过“控股矿场+自建精炼厂”的模式,锁定上游货源和中游加工环节,降低对外部合作方的依赖;另一方面,他们可能将黄金与其他资产结合,开发“黄金抵押融资”“黄金挂钩理财产品”等创新工具,拓展利润来源。
而对于中小家族办公室,若无法承担合规成本和供应链管理压力,可能选择“退而求其次”——与头部机构合作,参与黄金业务的部分环节(如联合采购、共享仓储),而非全链条介入。
归根结底,亚洲家族办公室对黄金业务的深度介入,本质上是顶级财富在不确定性时代的“生存策略”:他们不再满足于“赚市场的钱”,而是试图“赚产业链的钱”;不再依赖单一资产的价格波动,而是通过掌控流程创造稳定收益。这场变革的意义逸富盈策略,早已超越黄金投资本身——它标志着亚洲家族办公室的投资管理能力,正从“资产配置”向“产业运营”全面进化。而对于整个金融市场来说,家族办公室在黄金业务上的创新实践,也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考,推动黄金投资领域的业务模式创新与发展。
发布于:河北省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