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处境颇为尴尬。美国把印度当作棋子随意摆弄天盈配,时而抬高、时而打压,毫不顾及印度的颜面;而中国则为印度搭建了真正的合作平台,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机遇。一个是让人肉疼的50%关税,另一个是切切实实的零关税优惠。外界关注王毅外长与莫迪握手的同时,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突然宣布将访华,这一巧合背后显然隐藏着更多深意。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上合峰会,将见证印巴两国领导人七年来首次同台亮相。
印度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。莫迪原本寄望在美国主导的西方体系中分得一杯羹,但现实却泼了他一盆冷水。特朗普因为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,直接加征25%关税,随后更是提高到50%。印度外长苏杰生亲自赴华盛顿沟通,却连特朗普的面都没见上。同一天,特朗普却专门会见了沙特国防大臣,这种鲜明对比无疑是对印度的公开羞辱。更让印度难堪的是,美国议员鲁比奥甚至拒绝与苏杰生正面交谈,态度冷漠到极点。印度逐渐意识到,在美国眼中,它可能只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代的配角。
天盈配
与美国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。中印双边贸易额已达772亿美元,同比增长8.4%,数据本身就说明了问题。印度国内外资因复杂的政策和苛刻的环境纷纷撤退,营商氛围一度被形容为“外资坟场”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印度重新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。上合组织在基础设施建设、区域经贸合作上的优势正是印度当前迫切需要的资源。即便要和巴基斯坦总理同场,莫迪也不得不抓住机会,试图通过对话寻求突破。
在印巴之间,中国的角色耐人寻味。一边是“铁杆兄弟”巴基斯坦,一边是时而摩擦、时而合作的印度。如何平衡?答案就在上合组织的多边框架中。即将举行的天津峰会预计吸引20多个国家领导人参会天盈配,规模空前。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聚会,而是检验多边外交的舞台。值得注意的是,印度方面在此时首次重申了一个中国原则,这在当前台海局势下释放出不同寻常的信号。中国坚持原则,在维护与巴基斯坦深厚关系的同时,也为印度敞开了合作之门。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,外界期待上合组织能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智慧。
世界局势日益复杂,单打独斗的空间越来越小。印度原本想在“四方安全对话”框架中扩大影响,但现实证明它往往沦为边缘角色。相比之下,上合组织倡导“大家一起商量着办”,更具吸引力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上合组织区域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2%,占全球贸易的20.3%,成绩斐然。对巴基斯坦来说,上合组织价值更为明显,中巴经济走廊已取得实质进展,巴方希望借此拓展更多合作空间。国际机构预测,如果印巴关系能够缓和,将带动南亚GDP增长0.8个百分点,这对整个区域意义重大。
这场天津峰会远不只是印巴同框这么简单。它证明了多边合作平台的独特作用,哪怕仅仅是让双方坐在同一桌也是一种突破。它凸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。在美国动辄挥舞制裁大棒时,中国选择用合作的平台来化解矛盾,这种鲜明对比让许多国家看到了另一种可能。更深层的意义在于,印巴或许能在经济、反恐、能源等方面找到共同点,从而推动南亚走向长期稳定。即便两国领导人仅仅是形式上的同框,那也意味着对话的大门仍然敞开。
南亚的局势走到今天,已经显现出新的变化。印度明白了单靠美国并不可靠,巴基斯坦也意识到不能只依赖一个朋友。中国搭建的这个舞台为两国提供了重新审视彼此的机会。或许在天津,印巴能握手言和,也可能只是礼貌性点头。但不管怎样,能坐下来谈总比剑拔弩张要好。至于这次是否会成为印巴关系破冰的契机,还要拭目以待。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